老魏一凡:化學學士,MBA碩士
先后在國有大型煤化工集團負責甲醇等液體化工銷售,在世界500強跨國石油化工企業LG化學集團負責苯乙烯塑料、橡膠等化工品銷售,精通石油化工的上下游產業鏈。原永安期貨化工研究員,熟悉期貨與現貨的套期保值、對沖交易策略的專業化訓練,有豐富的實戰經驗。為多家大型石油化工企業交易顧問?,F任香港瑞特化學集團商品對沖交易經理、上海九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有15年期貨、現貨及大資金交易經驗,風格十分穩健,尤其是熟悉套利,及跨品種對沖操作。
采訪正文
您對期貨和現貨都有很深的研究,那您如何看待期貨與現貨之間的關系?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
首先感謝奪冠高手的采訪,我們是石油化學企業,所以主要還是以化工品現貨銷售為主,期貨工具的使用主要還是基于化工品的套保、基差貿易、套利對沖為主。今年也是建立了自己的期貨研究團隊與交易團隊,也做一部分單邊的交易與跨月套利交易、跨品種的對沖交易策略。
我們建立了化工品數據庫,每天進行基差、庫存,價差數據的跟蹤,這樣對于市場的概況會通過數據進行計量,我們經常會發現期貨與現貨同步的,但是幅度是差異很大。
期貨大部分時間實際是圍繞現貨進行波動,但是期貨有價格發現功能,譬如我們看到最近苯乙烯的現貨的價格由于庫存比較低,現貨最高一度達到10800元左右,期貨的基差率達到10%左右,現貨與期貨近月、期貨遠月形成一種反向市場結構,它所反應的就是現貨目前價格較高,未來利潤增加及產能擴張下,期貨遠月的定價是偏低的,兩者之間就會形成基差。
那么現貨化工品與期貨之間的差距就在于基差,這是期貨與現貨本質的不同,所以我們企業的研究工作是圍繞著基差來展開,譬如基差走強下,是持有現貨空期貨,基差走弱的情況下,賣現貨買期貨進行交易的策略。
期貨最后一定會與現貨回歸,但是這里還有一個本質的不同,那就交割庫。在交割通暢的前題下,期貨合約與現貨一定會回歸。但是期貨的本質是多空力量的對抗,如果現貨緊張或者交割環節不通暢,可能期貨與現貨相當長一段時間不能回歸,這就是需要我們研究交割邏輯。
所以在交割環節順暢下,期貨與現貨最后一定是回歸的,在這個前題下,期貨與現貨是相同的,它們都是商品,是商品一定都是有同樣的供需矛盾,只不過是期貨的近月一般是走現貨的基本面的現實邏輯,而期貨遠月是走預期的邏輯,現實與預期有時候是一致的,有時候是矛盾的,所以在交易上到底是在交易現實,還是交易預期,這就是交易者要做出一個選擇。
目前,期現結合的交易方式有哪幾種?您認為期現結合投資的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基差套利是目前化工品現貨市場最流行的,譬如在苯乙烯的庫存在5萬噸以下是比較低的庫存,這樣通常是現貨緊張,化工企業的操作策略是買現貨空期貨。再舉一個例子,假設甲醇現在港口庫存從50萬上升到80萬噸的過程中,那么庫存壓力+夏季的甲醇淡季,可能企業更多的是做空基差,因為現貨下跌的幅度比期貨更快一些。
基差貿易也是企業目前比較流行的,最近我們也是訪問了華東幾家石化企業,如逸盛石化,江蘇三房巷化工,華西村股份集團、中石化儀征化纖及華潤化學等,大部分企業都已經開始實行基差貿易,雙方可能選擇在一個時間內進行點價,這樣靈活度增加。
基差貿易再加上期權的工具,就是含權貿易,中石化上海賽科石化已經在做含權貿易,但是含權貿易普及性還是在初期階段,主要還是在于下游企業接受度還是有一個過程,對于期貨的理解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甚至很多現貨企業對于建立商品的供需研究框架還需要時間,所以期權未來可能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工具。
期貨結合的優勢是相當大的,如果一手做現貨一手做期貨,首先對于市場的認識是比較好的,能夠感受到市場的氛圍,這樣可以做出準確的方向性判斷。
另外,由于現貨的價格下跌的時候,下游幾乎沒有買盤,貿易商與下游客戶是買漲不買跌,所以期貨是可以迅速進行對沖掉,但是如果一旦價格上漲,手里有現貨就會封盤不報,待價而沽,這是化工品現貨及其它商品同樣的情況。
石化廠通過現貨與期貨兩者結合,可以進行在期貨上利潤鎖定,或者提前回購,我們與頭部的PTA工廠逸盛石化進行交流,他們在適當的時候也會在期貨上回購,同時也可以在現貨價格有優勢時進行廠庫交割,倉單進行注冊流轉,實際上期貨為現貨企業打開了一個空間。
甚至像浙江物產化工集團這樣的大企業,格局做到產業鏈的對沖上,企業配置相當專業的人才從事期貨與現貨銷售與研究,管理層的理念已經上升到比較高的格局。公司的現貨與期貨研究人員來自留學海龜,浙大研究生,清華研究生等,現貨企業與期貨結合的玩法很多,一方面企業發展空間無限,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過來,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今年以來,鋼鐵、有色、石化等行業的主要產品價格延續了去年底上漲的態勢。據不完全統計,5月至今已有幾十種化工原材料呈現上漲趨勢。請您談一談大宗商品今年以來整體大幅上行的驅動力是什么?
今年的商品的價格上漲主要還是受供需錯配,尤其是我們看到2021年春節期間美國的化工裝置發生了嚴寒的天氣,我們給這次的化學事件定義為了化學性破壞,事件發生后,我們在公眾號寫過一篇文章《我們可能會低估了化工產業鏈斷裂的影響》。
我們研究蘋果的產業鏈只需要研究庫存與銷售兩個變量,產業鏈比較短,但是化工品是產業鏈比較長,譬如要研究甲醇,需要學習從煤炭-甲醇-PP-編織等至少四個環節進行研究,而交易PP還要擔心PE的替代,化工品是相互聯系的,化工品的研究全品種跟蹤,沒有其它的捷徑,這是為什么我們看到做化工品很難賺到大錢。
一座化工廠,其生產的品種種類達幾十個,產品目錄多達上千個,而其中一個產品的價格波動,或者供應短缺,可能會引發的蝴蝶效應可能是無法估量的,甚至是指數級的影響。
2020年初開始的美國嚴寒天氣引發原油的產出受到影響,最開始外盤上漲最多是原油。但是,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乙烷供應端,而現在無論是中東,韓國,日本,中國大量的新化工裝置都是采用氣體化工生產,所以一旦乙烷到乙烯的裂解環節中斷,所以所有的化工品都會受影響。
乙烷生產乙烯,乙烯生產塑料L,乙烯也可以生產乙二醇,乙烯可以生產PVC,乙烯也要生產苯乙烯。韓國與日本及臺灣是沒有資源的,需要從中東,從美國大量進口原料,最重要的就是石腦油與乙烷,天然氣三個基礎化工原料。
韓國,日本與臺灣是我們進口來源,從苯乙烯到乙二醇,從PE,PP到PVC,幾乎全品種都是需要從外部進口,所以美國嚴寒天氣影響不僅是美國自身,還有其它國家。這種影響就是比較長的,也比較復雜。
化工產品上漲又有哪些“個性”因素?現階段影響化工品價格走勢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化工品有一個特點,就是原料的來源是不可替代性,所以我們看到甲醇的下游產品醋酸的價格從3000元上漲到8000元,就能夠逼停國內1500多萬噸的PTA裝置,因為醋酸是PTA的原料之一,雖然占的成本僅有3%,但是影響到整體PTA產業鏈,這是今年化工品上漲的一個案例的縮影響。
也就是化工品今年的上漲是原料的供給端的不足,這是一個主導的因素。當然需求端也是在上升,但是沒有供應端減少那么強烈。
《左傳》上說:君以此始,必以此終。我們研究商品的基本面的變化規律,發現大部分商品上漲的因素,一段時間之后,也是商品價格下跌的因素。譬如我們看化工品最近上漲的主要邏輯還是供應不足,無論是PVC,還是甲醇,苯乙烯,甚至PTA都是去庫存。
那么,現在國務院領導提出要增加供應,也就是領導層也是看到商品的上漲是因為供應不足,這樣后期可能會調控供應端,加大生產力度,所以未來商品的價格下跌可能是看到供應端的力量上去了。
據您了解,目前化工企業利用衍生品工具對沖風險的參與度怎么樣?有哪些難點需要攻克?
化工品利用衍生品進行對沖已經非常普遍,我們最近訪問了華東十幾個大型的石化企業,大部分企業都是在通過點價進行交易,并且對于期貨基差的理解,對于期貨的交割邏輯,期貨的供需基本面的變化非常精通。
譬如PTA,PVC,PP,塑料L已經是大量進行基差貿易,上下游熟練的進行點價,化纖行業中無論是PET瓶片客戶,還有長絲及短纖企業都是通過原油或PTA進行成本對沖。而PP與塑料L的現貨貿易商已經有三五年的基差點價經驗,但是西部地區與華北地區還是相對數量少一些,大部分的企業主要還是在華東與華南地區。
尤其是江蘇與浙江,上海的企業已經是非常熟悉的進行基差、套利,套保的業務了?,F在我們發現大部分企業還是沒有形成完整的價格研究框架,與期貨交易體系及風控制度。我們企業自身有成熟的基本面研究體系,也建立了數據庫,我們也是和企業分享數據庫的體系,及基本面研究框架的體系,如何看化工品的估值,如何看期貨的價差結構,這是企業目前需要進一步培訓的,同時企業要走出去,相互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
近期,隨著化工原料價格不斷上漲,化工原材料市場出現了封盤停售、拍賣搶購、訂單作廢、一單一價、限量銷售、報價僅維持半天有效等特殊行業現象。面對原材料價格波動,您認為化工企業應如何利用期貨來規避經營風險,實現穩健經營?請分別從化工產業鏈上、中、下游的角度談一談,企業如何進行套保、套利?能實現怎樣的效果?
通常來看,如果現貨的比較緊張的話,基差是會走擴的,如果能夠買到現貨,還是可以大量持有現貨,同時對沖期貨進行做多基差,但是這是理論,在實際的貿易中,一般是現貨上漲,上游就封盤了。這個時候如果判斷未來的價格仍然有上漲空間,期貨是一個比較好的工具,可以買入套保,同時期權也是一個比較好的工具,但期權是要注意波動率與時間價值的問題。
而一旦價格轉為下跌,基本上貿易商與下游客戶會沒有買盤,這個時候期貨上也是可以隨時可以進行賣出套保的,這種情況下大概率基差是要下跌的,可以做空基差。
化工品的上游工廠實際上最大的風險在于保護生產的利潤,所以如果在現貨利潤不錯的時候,期貨盤面上也是有利潤,可能期貨上進行合理的套保,譬如前期純堿在2000元的時候,部分純堿工廠大量套保,但是要注意可能會有期貨的價格持續上漲,引發保證金的不足的風險,這需要進行基差管理把這種風險抹平,這是大部分企業在做套保中會遇到的問題,要合理這會利用基差的原理,當然還有一個方法是杠桿小一些。
中間貿易商最大的壓力在于庫存的風險,大部分是要進行賣出套保的,要選擇合適的合約,合適的時間點,譬如甲醇01,05,09三個合約代表了不同的基本面,橡膠的09與01也是代表了不同的基本面,要會學利用時間這個武器,時間是非常強的大的力量。
下游主要還是鎖定加工費用,主要還是關心相對的價格,可能需要對于上游與下游同時鎖定,譬如短纖的加工費今年最高達到2000元上方,就是比較好的對沖機會,我們最近訪問江蘇三房巷化工,華宏化纖、華西村化工等化纖企業,他們已經在熟練運用期貨。
隨著衍生品工具不斷豐富,實體企業利用期貨進行套期保值越來越多,但是個別企業在進行套期保值時,做著做著就變成了投機,您認為應該如何避免此類情況發生?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第一個就是需要制度的管理,不能相信人的本性,人性是有貪婪與恐懼兩種情緒,在期貨交易中是天敵,我們需要進行三權分立,決策權,下單權與風控權,是要分開的,所以一定要有團隊作戰。
第二個是在套保的時候一定要現貨與期貨的財務報表進行合并處理,同時要處理好稅務的關系,這一點是重要的,現在企業的會計準則已經是可以適用期貨方面的投資損益計算方法。
第三個是要進行風險的宣傳,期貨的本質是風險轉移,風險是不能被消除的,只能被轉移,我們企業要如何規避風險,如何把自己的風險轉移到市場中,風險的概念理解透了企業會比較克制。
以您多年的行業研究及交易經驗來看,在研究化工品漲跌的時候,關鍵看哪些方面?您的交易邏輯是怎么樣的?
第一點,化工品的研究體系要以產業鏈的思維來研究,可能我們研究蘋果,就只需要看蘋果,但是要研究PTA,可能要從原油-石腦油-PX-PTA-短纖與長絲一路看下去,看利潤如何分布,看矛盾集中在哪個環節,看庫存如何演變。就是要把一個產業鏈當成一個商品來研究,這是比較困難的,需要對化工品上下游進行系統性的學習。
第二點,化工品的生產工藝與裝置特點是其它商品完全不同,對于大豆壓榨企業來說,可能到了企業虧損會有停產,但是化工品的停車費用相當高,譬如PTA裝置停車可能要800-1000萬的費用,下游瓶片的停一條線是500萬元,也就是化工品的價格是可能在成本線以下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運行,這需要對一個行業有一個比較深的理解,需要去實際調研,要有現貨的貿易經驗,可能學習更快一些。
第三點,化工產業鏈的影響因素復雜,是多因素分析方法,但是對于農產品價格影響因素相對簡單的,如何抓住化工品的價格主要矛盾,這是需要真功夫的。需要科學的研究方法與交易體系,尤其是方法正確是最重要的,需要利用物理學與化學方法的經驗嫁接到化工品的基本面研究體系上去。譬如我們前面對于化工品的庫存的研究方法就是借用數學及物理學的斜率的概念,要看邊際變化的影響,就是芒格所說的多學科形成知識格柵,然后融匯貫通。
高庫存并不一定會引發價格持續下跌,大虧損也不一定是化工品的底部,這需要實事求是的科學的研究與分析,同時要有豐富的期貨實戰經驗,不能紙上談兵。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以及“十四五”規劃綱要均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出明確部署。“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這將對化工行業帶來何種影響?
化工品大部分是與碳達峰關系密切,尤其是西北地區的雙控,對于環保的嚴格管理,電石的價格大幅上漲,從3000元上漲到5000元,這對于PVC的成本大幅抬升。
同時由于對于煤炭的管控,我們看到煤炭的價格大幅上漲,從而引發下游化工品裝置虧損,引發了今年五一之后化工品的集體暴漲,這種政策面的影響力度是比較大的,同時持續時間比較長,我們在交易的時候要把政策面這一因素加進去。
可能研究框架除了供需基本面,期貨價差結構,政策面占比要大一些,它會改變很多商品的成本,尤其是煤化工下游PVC,PP,部分液體化工,還有尿素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您認為在今年的市場環境下,化工企業更應注重哪些方面的風險?對此,在套保套利方面,您還有哪些建議?
今年是商品從單邊上漲到階段性頂部形成的一個時間窗口,這個時候段商品都是高位,所以企業的庫存一定要降下去,留出更多的資金為未來商品價格回落做好囤貨準備,現在的位置除了政策面,還是要看宏觀面的變化,企業可能要加大庫存的套保力度。
大部分商品處于歷史高位,適當減少現貨庫存,增加套保是可能未來規避系統性的風險的。套利機會一般是在低庫存的時候可能正套的機會多,現在化工品是由低庫存向正常庫存轉變的過程中,譬如PP與塑料L的庫存已經不再那么緊張了,PVC雖然低庫存,已經在開始慢慢累庫,甲醇,乙二醇也是在累庫,這種情況下正套的機會不多了。
可能等未來庫存水位比較高了,看反套的機會。但是大部分企業還是不建議輕易做期貨的套利,套利需要對于商品的基本面與期貨的價差結構會熟練運用,能夠做好庫存風險的對沖,把基差靈活運用已經很不容易了。
同時要注意期貨是一把劍,有兩面性,無論是套保,還是套利,都是有風險的,風險管理永遠是第一位的,企業盡量是賺取相對價差的錢,不要去參與單邊的投機,穩定才是硬道理。

抖音關注"海龜交易",學習更多交易干貨